婆婆去世了,却不能哭出声,怕别人听到,劝她离开战“疫”一线。3年前保守“秘密”的日子,对于时任武陟县圪垱店乡卫生院院长的马雪娥来说,十分痛苦,她连续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但是,这个“秘密”还是泄露了。
“秘密”泄露,感动众人
2020年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五,马雪娥非常忙碌。
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而至,圪垱店乡卫生院承担着圪垱店乡和木栾街道两地6万人的防疫任务及辖区近百家企业的防疫指导工作,马雪娥沉着指挥,果断决策,每一个细节都认真斟酌,反复考量。
每天,她都要工作到深夜,然后简单地睡一会儿,再早早起来安排一天的工作。短短几天时间,她就显得苍老了许多。
“秦书记,马院长忙得婆婆生病住院都顾不上去看望……”时任武陟县委书记秦迎军到圪垱店乡卫生院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时,一位村民悄悄地对秦迎军说了一个“秘密”。秦迎军转头看向马雪娥,关切地询问老人的病情。
“俺婆婆……”平常快人快语的马雪娥,支支吾吾几分钟没说出一句囫囵话。
“你看,你咋了嘛?”秦迎军有点着急,语调提升了不少。
马雪娥眼圈瞬间红了,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低下头哽咽着说:“俺婆婆已经走了3天了……”
马雪娥面对家事与国事时的毅然抉择,让秦迎军和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非常时刻,“疫”不容情
马雪娥的婆婆是2020年农历正月初一晚上病重住院抢救的,正在单位值班的马雪娥连忙安排好工作赶到医院。农历正月初二凌晨婆婆去世,守了一夜的马雪娥和丈夫征得家人同意,把婆婆送到太平间,准备待疫情缓解后再入土为安。
安排好婆婆的后事,马雪娥马上赶回圪垱店乡卫生院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她深深地懂得,尽忠就是最大的尽孝,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只有化悲痛为力量,与同事们一道圆满完成防疫任务,才是对婆婆最大的告慰。
2020年农历正月十九,安葬完婆婆,马雪娥擦干眼泪回到岗位,继续奉献在战“疫”一线。马雪娥舍小家、为大家,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在圪垱店乡卫生院树立了标杆,医务人员都以她为榜样,许多人带病坚持工作,连续几个月不休息,为辖区群众筑牢抗疫防线。为表彰先进,弘扬正能量,武陟县“火线”提拔马雪娥,在全县引起了强烈反响。当年,马雪娥家庭还获得了全国“最美抗疫家庭”荣誉称号。
大爱仁医,奉献不止
“婆婆曾埋怨我16年没在家吃过一顿年夜饭。儿子后来告诉我,奶奶临终前交代他一定要对妈妈好,妈妈太辛苦、太不容易了……”2023年1月10日,想起3年前的情景,马雪娥仍然泣不成声。
从“非典”疫情突发到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两次疫情防控,马雪娥的辛勤付出,身边的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2003年“非典”疫情防控期间,适逢艾滋病大排查,当时还在武陟县詹店镇卫生院当副院长、负责防疫保健工作的马雪娥,白天巡回各村排查指导,晚上统计数据,常常连夜骑摩托车来回跑50多公里到县里报送材料,忙到下半夜才休息是常事。这一年,她被评为焦作市抗击“非典”三八红旗手。
2004年9月,组织上任命她到武陟县医疗收入倒数第一的圪垱店乡卫生院当院长。她集思广益,多措并举,迅速把全院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十几年来,圪垱店乡卫生院新建了病房楼,在全县乡镇卫生院率先安装了电梯、冷暖空调、集中供氧系统、呼叫系统,业务收入和对外形象不断提升。
2016年以来,为进一步打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马雪娥从解决因病致贫家庭关注的问题入手,亲自带领9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深入辖区498户贫困家庭开展调查工作,把武陟县探索创新的“两定制兜底线”健康扶贫模式真正落到了实处。
2017年以来,圪垱店乡卫生院探索实行“先住院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模式,并率先在全市启动“3+3”医疗救助模式,困难患者出院时所应享受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和医疗托底救助五项补偿手续在卫生院可以一次性办结,最大限度地方便了患者。
2018年,圪垱店乡卫生院又成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重度残疾人集中医养工作试点单位。马雪娥带领全院人员,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启用医养中心,安置16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困难群众和5名社会人员入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养中心的运营压力。该卫生院医养中心探索的“大健康+小加工”医养模式在全省得到推广。
因工作出色,马雪娥先后获得“焦作市卫生健康系统深化医改先进工作者”“焦作市十佳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优秀卫生院院长”等荣誉称号。武陟县圪垱店乡卫生院先后获得“全国群众最满意卫生院”“全国优秀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等荣誉称号,河南省、焦作市深化医改现场会曾在该院召开,“圪垱店医改”模式在全市推广。
现如今,已退休的马雪娥在私家车后备箱里一直放着一个行李箱,里面有简单的衣物和防疫物资。“我想当一名志愿者,随时听候党的召唤。只要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我随时可以返回抗疫一线!”马雪娥说。
主人公座右铭
记者手记
疫情当前,尽忠就是最大的尽孝,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马雪娥的“秘宓”和守护“秘密”的行为让记者红了眼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市有许许多多像马雪娥一样无私奉献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化身为“白衣勇士”,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是以最大的努力默默奉献,用点滴行动汇聚起势不可挡的战“疫”力量。让我们为马雪娥点赞,为每一位无私奉献的医务工作者点赞。